少子化會讓房市崩盤嗎?當不少人還在焦慮生育率創新低會拖垮房價時,有網友卻跳出來反嗆:「真正該怕的不是少子化,是能住的房越來越少!」這番言論在PTT房市版掀起激烈討論,原PO認為少子化是經濟變化的其中一環,「你一年只生五萬人,我不能只蓋一萬戶房子嗎?經濟會自己調整,市場會自己修正。」痛批網路上對於房市的焦慮言論根本毫無供需邏輯。
一名網友在PTT home-sale板上發文表示,許多討論房價的人一看到出生率下滑就直接聯想到房市泡沫,他批評這種觀點過於表面,認為「市場自有調節機制」,若需求下降,供給自然會收縮,「少子化→勞動力不足→國家經濟失速→台灣股匯債房全面出問題。」並指出網路上這種單一邏輯,只會讓整個討論淪為焦慮的情緒發洩。
原PO指出,少子化真正的連鎖效應應該看得更長遠——例如對勞動力的影響,進一步導致經濟減速、連帶影響整體資產市場。但要說房價單靠人口數就會崩,根本是錯誤類比,強調「你一年只生五萬人,我不能只蓋一萬戶房子嗎?經濟會自己調整,市場會自己修正。」更嗆網上整天憂國憂民卻忽略房子本身也會因時間老化變得「不可住」,更應該關注的是「少房化」現象。
▼原PO認為少子化是經濟變化的其中一環,更應該關注的是「少房化」現象。(示意圖/取自Unsplash)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認同他的看法,認為房市長期變化不只牽涉需求,供給端同樣重要。尤其老屋折舊、建築物壽命有限的現象,在高齡化社會下更明顯,「打開整版都在少子化,我以為走錯板」、「真的是邏輯死光,市場會調整的」、「可以抄日本的答案,就是蛋白毀滅」、「老屋還會淘汰,怎麼不算少房化?」。
▼不少網友認為房市長期變化不只牽涉需求,供給端同樣重要。(示意圖/取自Pixabay)
然而,也有不少人不買帳,質疑這種樂觀看法太過理想化,「需求減少本來就是價格最大殺手」、「人都變少了,誰來接你這些房子?」、「你少蓋,建商先倒一半」、「房子不會自己消失,還是會在市場上競爭」。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 靜謐×自然×品味 衡美沚 高端生活家獨具慧眼之選
● 北士科最貴案每坪143萬! 遠雄:輝達來了「沒大調房價」
● 泰嘉開發深耕九份子 《一字得》全新國際飯店級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