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大罷免筆記(四)——優勢選區不安全!羅智強也可能被罷掉?

2025-07-11 15:45  記者 / 韋安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圖/摘自臉書)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圖/摘自臉書)

726大罷免進入倒數,最值得觀察的案例是台北市大安區的羅智強。這個傳統藍營鐵票區,可能成為整場罷免的意外突破口。

表面上,羅智強以52.96%得票率當選,看似穩固。但罷免的數字邏輯完全不同。大安區總選舉人數為233,123人,按照法律規定,罷免門檻是總選舉人數的25%,也就是58,281票。這個數字遠低於羅智強當選時的74,226票,卻是決定他政治生死的關鍵數字。

更值得警惕的是,2024年立委選舉中,綠營候選人苗博雅獲得62,826票(44.78%),已經超過58,281票的罷免門檻。苗博雅得票率還高於賴清德在台北市的總統得票率(38.13%),顯示綠營在這個藍營大本營擁有超過10萬人的動員基礎。換言之,綠營只需動員出基本盤的六成,就足以讓罷免案過關。

罷免團體並未從羅智強的政績切入,而是刻意模糊焦點。即使羅在立法院出席率百分百、質詢次數全院第一、一年處理超過1200件選民服務,也被貼上「開會都不去」、「不務正業」等標籤。更激進的話術是將羅貼上「親共」、「共產黨同路人」的標籤。一段流傳網路的街頭對話影片中,罷團義工面對選民質疑為何罷免羅智強,回答竟是:「你是台灣人嗎?你對國家忠誠嗎?」從政策責任跳轉到國族忠誠,從具體表現轉為身份審查。

罷免戰的攻防,本質上是一種「動員落差比賽」。發起方目標明確,動員結構紮實;被罷方則常處於被動挨打。民進黨在公投、選舉、罷免中,多次展現出其「低投票率優勢動員」的經驗。即使2021年四大公投全台投票率僅41%,綠營仍能動員出至少20%選民作為穩定票源。相對的,藍營在「選贏就放心」的心態下,容易鬆懈,認為優勢選區「不會有事」,但恰恰這種自信就是破口。

羅智強成為罷免攻防的中心人物,正因他過去在政治上的高能見度與爭議性。對綠營來說,罷掉他,不只是罷掉一個立委,更是象徵對「藍營話語權」的反擊。726不只是一次罷免,更像是一場公投式的「政治表態」。當「抗中保台」被強化為絕對正義、當「支持羅智強」被等同於支持中共,這場罷免投票早已不再是就事論事,而是一場政治忠誠測試。

羅智強的處境,並非個案,而是整個藍營在當代動員邏輯下的縮影。傳統上所謂的「優勢選區」,在網路動員、標籤操作與組織戰重構的情境下,早已不再安全。​​​​​​​​​​​​​​​​

也許您會感興趣


朱立倫一席話引爆藍營內戰!藍委怒轟:別再幫倒忙

當前風波延燒至國民黨內部,黨主席朱立倫提出「朝野各退一步

2025-07-10 18:19

柯建銘拋刑法100條引爆爭議!王世堅回應「民主不會走回頭路」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近日再度引發爭議,他在

2025-07-09 16:57

【鏡新聞】鏡新聞政經情勢民意調查 第三十一波新聞稿

《鏡新聞》今天(八日)公布【2025年七月政經民調】(第三十

2025-07-08 17:23

台海建交70年!賴清德接見海地外長望「攜手迎戰全球挑戰」

總統賴清德今日會晤海地共和國外交部長蔣伯狄(Jean-Vic

2025-07-08 16:50

大罷免成藍綠火線戰場 王鴻薇怒批「狙殺」說法血腥挑仇恨

大罷免行動進入倒數階段,坊間流傳綠營已列出五位國民黨立委

2025-07-08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