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房仲公會全聯會統計房仲會員家數資料,今年5月底房仲家數為7906家,半年來僅淨增加3家,相比近年每年淨增加400家以上,房仲展店近乎停滯,對此臉書社團「賣厝阿明 知識+」的版主阿明透露,當房市多頭退燒,以往房仲快速展店的景象不再,隨著市場轉冷可能掀起一波關店潮,連傭金收入也因為削價競爭被迫銳減,可能重演2017年房市冰河期的慘況。
阿明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從房仲公會全聯會統計數據能發現,全台每天新增1.2家房仲的榮景不再,隨著央行信用管制緊縮、房貸利率攀升,房市轉冷也讓房仲瘋狂擴張店面的時代正式終結,「市場擴張引擎已完全熄火」。
他引述房仲業者說法,歸咎房仲關門的原因,主要來自「資金緊縮」與「信心崩盤」的雙重打擊,目前僅2成房仲能維持獲利,其餘不是勉強打平就是深陷虧損,尤其台中、新北等過去展店熱區,如今面臨「僧多粥少」困境,部分加盟業者甚至開始低調尋求頂讓,就連房仲公會也示警,如果交易量持續探底,下半年恐掀起一波關店潮,甚至重演2017年房市冰河期的慘況。
根據業界人士說法,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不僅限縮第二戶貸款成數至5成,還取消寬限期,直接掐斷投資客資金鏈,加上新青安貸款效應退燒,自住買盤轉為觀望,導致全台預售屋交易量暴跌7成,中古屋市場也近乎腰斬。
賣厝阿明表示,過去五年來,房仲業靠著低利率與房價上漲紅利瘋狂擴張,全台總店數從2017年的5394家暴增至近8000家,台中、新竹等熱區甚至出現「一條街三家房仲」的飽和現象,如今隨著市場轉冷,高密度競爭使傭金收入銳減,還有業者透露以往6%的服務費已被買方砍至1%,砍服務費已經成為常態,部分加盟店每月燒15萬廣告費,卻換不到10組客詢。
阿明提醒,房仲業正從「人員流失」逐步升級至「店面裁撤」,從業內觀察發現,景氣反轉初期多數房仲業者會先縮編人力、減少開支,一旦交量持續委靡超過三季,資金壓力將迫使店東做出更激烈調整,包括品牌轉換、區域整併甚至直接關店。
有資深房仲透露,以前工作是拚成交,現在是拚誰能活到春天,例如許多新人因半年成交不到1件,被迫轉行外送或兼差,就連老手也面臨客戶「只問不買」,帶看成本被迫全數自行吸收,儘管部分專家呼籲政府放寬信用管制來挽救市場,但央行態度依舊強硬,唯獨對購屋族是議價好時機,但對房仲業者而言,如何在「傭金縮水、成本高漲」的夾縫中生存將是2025年最殘酷的考驗。
(封面示意圖/Pexels)
【往下看更多】
● 靜謐×自然×品味 衡美沚 高端生活家獨具慧眼之選
● 北士科最貴案每坪143萬! 遠雄:輝達來了「沒大調房價」
● 泰嘉開發深耕九份子 《一字得》全新國際飯店級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