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強:不是有錢,而是珍惜信任——把書友的支持化為行動力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圖/摘自臉書)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圖/摘自臉書)

今天,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羅智強,在他的 YouTube 頻道〈野電視94強〉上,分享了一段真摯的心聲。他澄清,外界以為他「很有錢」,其實並非如此;他真正擁有的,是無數書友的厚愛與信任。

羅智強表示,他在大罷免期間推出新書《護民主,反惡羅》,原本沒料到能賣出三萬本,但最後卻獲得廣大回響。他強調,這本書的銷售所得——高達 1200 萬元 的書款,他沒有留為己用,而是全數捐出,支持罷免青年、陪伴受難戰友、協助雲嘉南災區、核三延役公投宣講,以及幫助受害黨工。

他直言,這些書款不是「他的錢」,而是書友對他的信任。「我只是珍惜這份信任,把每一分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幫助最需要的人。」

羅智強回憶,一路走來,自己能堅持到今天,靠的並非財力,而是來自基層民眾的支持。他說:「這是我最真心的回報方式,也是對強友們、對戰友們的致敬。」

面對有人質疑「錢太多」,他也直言不諱地回擊:「那你來捐 1200 萬元看看?」他強調,自己並非炫耀,而是希望讓大家明白,這筆錢不是為了他個人,而是為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羅智強坦言,自己出身工人家庭,這筆錢對他來說並非小數目,但他寧可把錢用在助人上,也不願浪費在自己身上。「因為這是書友們的信任,不是我的錢。」

最後,他動情地表示:「我真正『有』的,只有無數書友的厚愛與信任。這份信任,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後盾。所以我會非常珍惜,盡可能把大家買書的每一分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這段話,讓人看到羅智強不同於傳統政治人物的一面——不是資源的誇耀,而是一份把支持轉化為責任的承擔。他把「金錢」轉化為「信任政治」,把外界的支持資源投入公共行動,藉此傳遞一個訊息:在藍營長期陷於派系分配與內鬥的陰影下,仍然可以有另一種選擇——一種以清廉、務實、基層為核心的政治風格。

這不僅是他對書友的回應,也是一種戰略布局。未來,他能否把這份「信任政治」進一步擴大為藍營重建的力量,將是觀察台灣政治變化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