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40天前即籲處理馬太鞍堰塞湖 今日再度奔走為花蓮請命

花蓮光復鄉淪陷。(圖/翻攝自臉書)
花蓮光復鄉淪陷。(圖/翻攝自臉書)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因連日颱風與豪雨影響,9月23日中午正式出現溢流。水勢急速下洩,對下游居民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影響光復、萬榮、鳳林三鄉鎮,共12個村里、1800戶居民。

花蓮縣政府在前一日已完成超過8,000人的疏散,分別透過垂直避難、依親與進入避難所的方式進行。雖然成功避免人員傷亡,但居民家園受創,後續修復仍需中央與地方合力。

今天上午10時15分,行政院長卓榮泰臨時更改行程,邀集各部會首長齊聚新店防災指揮中心,並邀請花蓮立委傅崐萁一同參與,關心馬太鞍堰塞湖最新狀況。

傅崐萁今天在防災指揮中心指出,堰塞湖蓄水量超過8,600萬立方公尺,等同一座中型水庫,一旦因地震或極端降雨潰決,將引發國家級災難。他提醒,花東位於迎風面與板塊交界,颱風帶來的雨包與頻繁地震,都使潰壩風險長期存在。

他表示,這次行政院反應迅速,避免了人員傷亡,顯示政府重視。但問題並非單一事件,而是長期結構性。馬太鞍堰塞湖存在二十多年,十二年前就已出現溢流徵兆,居民生活因此反覆受影響。

事實上,傅崐萁早在40天前就提出警告。8月13日立法院協商「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時,他代表國民黨團提附帶決議,要求將堰塞湖整治納入條例,並請行政院督導公共工程會、農業部、經濟部及花蓮縣府,規劃減災、監測、疏散與工程計畫。

當時他強調:「預防堰塞湖潰壩,一天都不能等。」但農業部評估短期無立即潰堤危險,顧慮土質鬆軟,若立即開挖溢洪道恐增風險,因此僅召開會議研商。如今堰塞湖真的溢流,更印證警示並非杞人憂天。

傅崐萁今天在防災指揮中心再次請求中央提出長遠方案。他具體建議,應逐步降低水位、設立導流或溢洪設施,並加強監測通報,把堰塞湖納入國家級防災工程。

他強調,地方政府與花蓮人民願意配合,國會也會全力支持。只有中央與地方攜手,才能讓居民不再因每次降雨而反覆撤離,真正回到安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