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強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他的底氣來自「三強」:行動強、資源強、動員強。這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他過去十年政治軌跡中最鮮明的標誌。
「行動強」,體現在國民黨最冷、最低潮時,他依舊持續上街、健行、開講座、發聲,讓藍營支持者知道「還有人在奮戰」。這種象徵性的存在,避免了基層徹底失望,也讓黨在谷底仍保有火種。
「資源強」,在於他南北走遍全台,活動力遠勝常人,爭取到的聲量與資源,大部分毫不保留地分享給同志,或為國民黨打宣傳戰。從2018年高雄韓國瑜、台中盧秀燕的市長選戰,到各地有困難時主動前往支援,他始終展現哪裡需要就到哪裡的態度。這些作為證明,他追求的不是自己強,而是同志一起強,國民黨一起強,透過團結形成更大的戰鬥力。
「動員強」,更是他善於結合社群網路與基層行動的結果。他懂得炒熱議題,善用數位流量,並把網路聲量帶到街頭與選區,形成既能擴散輿論、又能凝聚士氣的雙重效果。
這三強,讓羅智強從「空戰型戰將」逐步走向「領導型候選人」。如今他挑戰黨主席,不只是個人企圖心,更是一次檢驗:這套「三強模式」能否轉化為國民黨內部真正的團結與持續戰鬥力。主席選戰,不僅是黨內權力競逐,更是藍營能否在未來重整旗鼓的關鍵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