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兩岸表現太差滿意度跌至26% 鄭麗文批民進黨困於意識形態

國民黨前立委、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右)今早接受中廣「千秋萬事」主持人王淺秋(左)專訪。(圖/摘自YT)
國民黨前立委、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右)今早接受中廣「千秋萬事」主持人王淺秋(左)專訪。(圖/摘自YT)

根據最新民調,有 63% 民眾對賴清德總統的兩岸關係處理表現感到不滿。國民黨前立委、同時也是黨主席參選人的鄭麗文今日表示,調查數據顯示,民進黨長期操作切割中國大陸,並持續製造「莫須有的仇恨跟對立」,已引發社會反感。她強調,兩岸問題原本應該以理性方式面對,但民進黨卻困在「意識形態的泥沼跟囚籠」裡,甚至連過去支持民進黨的中小企業、農民以及淺綠選民,如今都感到無法接受。

根據「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賴清德自上任一年多來,不滿意其兩岸表現的比例從 43% 上升至 63%,而滿意度則從 44% 下滑至 26%。展望未來,仍有 88% 民眾認為兩岸必須維持溝通管道,另外有 46% 期待兩岸經貿往來持續強化,兩項數據都創下近四年的新高。

鄭麗文上午接受中廣《千秋萬事》主持人王淺秋專訪時指出,這份調查明確顯示台灣主流民意的轉向。她批評民進黨「長期要切割中國大陸的關係,製造莫須有的仇恨跟對立,已經遭到多數民眾反感。」

她進一步分析,民進黨的做法恐動搖台海和平穩定,並帶來不必要的憂慮,包括影響台灣投資環境、農漁產品出口,進而衝擊台灣競爭力與民生。鄭麗文同時點出,過度依賴美國也讓社會心生疑慮,例如過高的軍購開支、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鏈外移等問題,讓人民憂心未來是否會「掏空台灣」、甚至陷入產業鏈斷裂與兩頭落空的困境。

她抨擊民進黨至今似乎完全忽視這些隱憂,反而依靠「側翼及青鳥」繼續打「抗中牌、反中牌、仇中牌」,僅為了鞏固約四成死忠支持者,再配合「割喉手段」維持政權。然而,民調已清楚顯示,就連不少綠營支持的中小企業與農漁民,也已經對民進黨做法感到失望。她直言,這些數據反映「民進黨的言論、賴總統作風是不對的,是令人感到不安的、負面的。」

鄭麗文還補充,在民進黨高喊「境外敵對勢力」並歸咎於兩岸僵局導致農漁產品無法銷陸的背景下,仍有高達六成民意不滿意民進黨。而支持者中,真正「毫無保留支持民進黨」的恐怕只剩下二至三成。她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政治訊息」,甚至可能是民進黨完全未料到的結果。台灣社會真正的期待是「以理性態度處理兩岸關係」,但如今民進黨卻「完全深陷意識形態的泥沼跟囚籠中」,導致連淺綠群眾都難以再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