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手術冰箱夾傷 醫生深度解析關節囊腫原因

2024-03-01 17:15  作者 / 翰

趙少康今以左手食指纏繞著大包繃帶的方式現身。(圖/摘自YouTube)趙少康今以左手食指纏繞著大包繃帶的方式現身。(圖/摘自YouTube)

媒體人趙少康今天早上參加網路直播節目「趙少康觀點」時,以左手食指纏繞著大包繃帶的方式現身。在節目一開始,他解釋因為去年過年時被冰箱夾傷,當時疼痛得幾乎昏倒,經多次就醫後仍時有疼痛,因此在今天早上前往北榮接受手術,切除了囊腫。對此,台北榮總骨科部主任蘇宇平指出,老年人普遍都可能患有慢性關節炎,若再加上外傷,病況可能變得更加嚴重。

蘇宇平表示,雖然他對趙少康的病況不了解,但一般而言,當人們被門夾傷,可能導致囊腫,主要原因是關節內的液體外溢,可區分為黏液囊腫和腱鞘囊腫兩種。通常出現在手指小關節的情況被稱為黏液囊腫,而發生在較大的關節,如手腕關節的情況則被稱為腱鞘囊腫,但這兩者的成分都是液體或肌腱潤滑液。

他解釋,關節囊腫可能導致內部壓力升高,讓患者感到腫痛,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太會壓迫到主要神經,不至於「痛到要昏倒」。若情況不嚴重,通常會建議患者進行熱敷、多休息或服用消炎、消腫藥物,以幫助減輕囊腫造成的壓力,促使身體自行吸收液體。然而,若囊腫的大小超過2公分、長期無法消退、影響到活動,或對神經造成壓迫,則在臨床上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切除,或者使用關節鏡進行治療。

蘇宇平強調,無論年齡大小,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關節囊腫,但對於患有關節炎的長者來說,若再加上外傷,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他表示,當人年紀漸長,手部容易產生慢性關節炎,如果再加上外力的影響,就更容易出現囊腫。對於年紀較輕者來說,可能是由於關節過度使用、運動損傷等原因導致囊腫。而一些年幼且關節發育較弱的兒童,也可能因關節液體外溢導致囊腫。

對於患有關節囊腫的患者,蘇宇平建議,如果是因為過度運動、勞動引起的,例如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情況,應調整作息,避免過度使用關節,以預防關節囊腫的發生。

也許您會感興趣


【鏡新聞】鏡新聞政經情勢民意調查 第三十波新聞稿

《鏡新聞》今天(一日)公布【2025年七月政經民調】(第

2025-07-01 17:00

大罷免倒數!藍營遭搜索花蓮主委被帶走 蔣萬安喊話「挺到底、不退讓」

大罷免將於7月26日投票,倒數僅剩二十多天,國民黨花蓮縣

2025-07-01 12:42

吳思瑤怒嗆國民黨「法院認證的詐騙集團」!藍白反罷免遭93人起訴打臉

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即將進入投票階段,台中市長盧秀燕

2025-06-30 16:54

「更大的民主」是假議題?趙少康怒批:賴清德是為罷免擦脂抹粉

總統賴清德推動的「團結國家十講」系列持續進行,昨日下

2025-06-30 16:35

羅智強臉書反擊修法爭議:民進黨怎麼連黨內前副總統都要抹紅?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近日在臉書發文,說明推動《總統副總統選舉

2025-06-29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