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2.0在預期聲中順利三讀通過,2024年7月實施,此稅主要目的是以增加持有成本,迫使手上擁有多屋者,特別是建商能盡快出脫這些房子,增加市場供給,進而平抑房價,甚至是希望能夠產生房價破壞效應,此一政策目標能否達成,那就得看建商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了!
過去這幾年國內房價直直漲,這其中除了低利、資金等因素之外,市場投機炒作及囤房待價更是關鍵性的市場因素,前者已有房地合一稅及禁止紅單、換約轉售之新法,但是對於囤房待價而沽的行為,政府一直不願意面對,直到這次大選選戰日近,才趕緊丟出在野黨及民眾期待多時的囤房稅2.0。
大選日近 政府趕緊祭出囤房稅2.0
顯而易見的,政策目標是期望以全國總歸戶及加重稅率的方式,讓擁房自重的多屋族受不了持有成本的大幅增加,能盡快釋出手上的房子,增加房市供給量,進而達到抑制房價上漲,最好是能夠進一步造成價格破壞效應,讓房價能夠適度的修正,不要讓民眾再怨聲載道、望屋興嘆!
就現實面來看,一般民眾擁屋數量上應該相對有限,而且以出租居多,這也正是財政部先前不推囤房稅自己對外說的「藉口」之一,擔心這類房東們將成本轉嫁給租屋族,反而讓租屋族承受更重的生活壓力。
多屋房東釋出手上房子的機率不高
就這角度看,多屋族房東會釋出手上房子的機率不高,倒是轉嫁房屋稅成本的可能性很高。這麼一來,上述政策目標就要看手上擁有餘屋的建商了,看看這些建商是否在持有成本壓力之下會大舉釋出餘屋。
▼囤房稅2.0三讀後,專家認為,市場會有三種可能情況。(示意圖/unsplash)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22年第4季全國待售新成屋(屋齡 5年內)有8萬2,307戶,創此統計以來的新高,今年的統計數字若出來,應該還會更高。事實上,市場上建案屋齡超過5年,迄今還在待價而沽的也不在少數,所以實際待售餘屋數字很可能接近9萬戶,甚或是更高。這一次囤房稅2.0的實施,正是對於擁有這些餘屋建商的一個壓力測試,那就來看看以下三種情境下的壓力測試囉。
一、此稅負的壓力真的很大
如果是這種狀態,持有成本又如法順利轉嫁到買家身上,在新法實施前後勢必會有一波餘屋大舉釋出,這必然是一股相當驚人的賣壓,也必然會造成房價相當大的衝擊,值得後續觀察。
二、稅負壓力尚屬溫和
在這種情境狀態下,胳臂粗、口袋深的業者依然故我,不為所動。只有少數現金流不足的小建商可能被迫拋房、轉現金,只是這些業者拋房數量仍然是屬有限,對於市場價量的影響也就十分有限。
三、稅負壓力無感或是全數轉嫁
若是這種狀態,表示囤房稅2.0政策完全失效,可能就會步上房地一合一稅的後塵,只為政府增闢更多稅收財源罷了,房市多頭的格局還是很難改變,這時政府的制式化作為就是加碼、加重力道,囤房稅3.0若在不久之後推出,恐怕也就不足為奇了!
(封面示意圖/pixabay)
【往下看更多】
● 南二都房市回溫! Q4買賣移轉棟數「年月雙增」 台南創單季最佳
● 借鏡日本強震! 結構技師:「這些牆非抗震」但千萬不能拆
● 高雄輕軌成圓通車 將爭取「捷運紫線」串聯高大、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