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氛圍不佳,連尚不需貸款、不受限貸令影響的預售屋,買氣也急轉直下,今年5月全台預售屋實登揭露量僅3153件,較去年同期攔腰再砍半,大減逾8成。專家指出,這波修正有助市場恢復理性,開發商也須提升產品規劃與讓價,交易縮過頭仍有物極必反的契機。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預售揭露資料,2025年5月全台預售屋揭露量為3,153件,較去年同期的16,523件減少約81%,主因去年5月是景氣高峰基期較高,且今年5月買氣平淡。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預售市場上半年歷經一波高峰,建商推案銷售狀況熱烈,2024第3季央行開始緊縮房貸,預售市場有感房價短期內沒有太多表現空間,整體買氣明顯縮手,今年4月又有關稅造成台股劇烈波動,市場進入盤整階段。
曾敬德認為,現在建商審慎規劃推案時程,代銷接案也要反映市場狀況,視個案條件與規劃後理性報價,今年以來已經連續5個月預售揭露都不到單月5千件,有些線上個案已有微讓利的跡象。
在六都表現方面,以台南市年減幅度最大,揭露量從去年5月同期的1,997件降至166件,減幅達92%;台中市與高雄市亦有87%的年減幅;桃園市則從去年5月的3,106件降至659件,年減近八成。相對而言,台北市與新北市的調整幅度相對和緩,分別年減64%、65%。
▼六都預售屋交易以台南市年減92%最嚴重。(圖/信義房屋提供)
曾敬德表示,以區域表現來看,雙北市交易減少幅度明顯優於雙北以外的市場,反映雙北以外的推案因為短期房價漲高,民眾購屋時更為謹慎,而建商在市場盤整期間,也開始調整推案節奏、回歸務實操作。
儘管揭露量出現調整,但仍有少數個案銷售狀況穩定,主要個案條件夠佳,如近捷運、大型公園,或者是大面積的開發案且價格讓買方感受到CP值等,顯示市場仍有剛性需求,只是決策時相當謹慎。
這一波「健康修正」有助於市場恢復理性、開發商也必須提升產品規劃與讓價格有吸引力,曾敬德表示,當市場交易縮過頭仍有物極必反的契機,只是目前還需要時間整理,等待市場有新的風向出現。
(封面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 北士科最貴案每坪143萬! 遠雄:輝達來了「沒大調房價」
● 4成新案單周零成交! 專家喊「降價有必要」:這區將最有感
● 泰嘉開發深耕九份子 《一字得》全新國際飯店級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