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喊「打詐國家隊」,卻連專責打詐的警察都守不住。刑事局旗下「詐欺犯罪防制中心」驚傳警員遭詐騙千萬元事件,引爆輿論與警界嘩然。面對成效不彰、內部都破功的尷尬處境,刑事局長周幼偉恐將於七月高階警官退休潮中被更換,接任副署長。
周幼偉出身刑事幹才,辦過白曉燕、319槍擊、劉邦友命案等「世紀大案」,被視為警界明日之星。曾任台南市警察局長,卻因地方治安與政治角力提前下台,冷凍三年後才重回刑事局主政。然而這次內部警員遭詐、打詐形象全面崩盤,讓他的仕途再陷低谷。
這起案件荒謬至極。一名吳姓警員隸屬詐騙防制中心金融調閱小組,專辦金融詐欺,卻在辦公室接到詐騙電話後深信不疑,加入詐團群組、六度外出面交現金,直到帳戶幾近清空才驚覺受騙。損失高達1095萬元,且犯案手法並無太高技術含量,令外界傻眼。
辦案單位追查發現,詐團由竹聯幫明仁會與風飛砂幫合組,假冒黃仁勳、黃清照設立投資網站,全案共詐騙逾6000萬元,吸收未成年車手、分工明確。專案小組已逮捕18人,7人遭羈押。
內部出事,刑事局卻選擇低調處理,甚至有傳聞指出吳員早在去年6月就被調離詐防中心,疑似內部冷處理以掩蓋風波。然而消息仍迅速傳遍警界,基層一片譁然,紛紛質疑「打詐的人都會被詐,民眾還能信誰?」
打詐預算連年暴增,效果卻不升反降。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打詐媒體宣導經費從去年的1424萬元暴增至2.3億元,增幅驚人,但預算說明卻一字未改。國民黨立委楊瓊瓔痛批,政府不僅宣導方式錯誤,還變本加厲撒錢,績效指標只看「觸及人數」而非實質阻詐效果,根本自欺欺人。
事實也不容掩飾,台灣詐欺案件每年成長超過兩成,民眾財損不減反升。宣導越打越詐,警察自己都難倖免,讓「打詐國家隊」成了全民笑柄。此時,刑事局長去留問題成為關鍵指標,周幼偉7月若轉任副署長,也將為這場打詐失靈風暴畫下註腳。
經《大聲傳媒》詢問,刑事局表示:吳員從事其他行政庶務工作,並未實際接觸有關詐欺相關工作,可能因而疏忽被騙,對於同仁被害,本局深表同情與不捨,不予任何苛責。詐騙被害人會自責與難過,呼籲外界應對被害人多予關懷及理解,讓被害人能走出自己,並解脫釋懷。與去年8月儀錶板數據相比(每日平均財損4.4億),今年4月每日2.5億元,經各項打詐作為,詐欺財損已大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