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黑面琵鷺》紀錄環境危機 劉克襄曝29年前撰文初衷 

2023-03-31 10:50  記者 / yelsa

劉克襄1994年發表的文章引發熱烈討論。(圖/采昌提供)劉克襄1994年發表的文章引發熱烈討論。(圖/采昌提供)

生態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是執導過《老鷹想飛》的台灣生態紀錄大師梁皆得,橫跨30年、遍歷多國,全紀錄黑面琵鷺與守護牠們的熱血人士的作品。對於電影終於上映,導演有感而發地說:「生態紀錄片上戲院,看起來風光,但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事。這部紀錄片想呈現的,是一個人對黑琵如何的熱愛,30年來在幾乎沒有政府經費的支援下,出國近百趟、跑遍有黑琵的國家與地區,雖然歷經種種不幸事件,但為的就是紀錄黑琵的美麗,及隱藏在背後的環境危機。」

雖然黑面琵鷺數量近年來都有保持穩定成長,但棲地逐漸流失,仍是威脅著牠們生存的最大難處。棲地的保育與土地開發兩端的拉扯,也依然是難解問題。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小如老師便表示:「即使大家再努力,也無法讓溼地的面積有大幅度的增加,我們唯一能夠期許的,就是讓目前的溼地不再減少,讓目前溼地的品質只有改善沒有惡化。」

而劇組近日釋出的「番外篇」影像中,也收錄「鳥人」劉克襄所寫〈最後的黑面舞者〉的創作歷程。該篇文章於1994年於中國時報發表,文中以歷史與數據佐證,文情並茂書寫出黑面琵鷺所面臨的困境,震撼民眾、保育人士甚至政府單位。談起當初的創作緣起,劉克襄分享:「我希望這篇報導,不是一般那種呼籲要保護鳥類的簡單論述,我希望能夠有更多自然制的Data Base來爬梳,作為充分的證據。」

目前黑面琵鷺全球前三大的棲息地之一的高雄茄萣濕地,其開發爭議從2009年至今,也尚未能被妥善解決,梁皆得導演表示:「溼地最重要的是人為的經營管理,我們很常認為保護區劃完就好了、不用再動,但其實並不然,如果沒有好好經營,很多濕地到最後情況都會變得不好。」同樣地,嘉義布袋鹽田濕地,目前也有大片地區已經逐步設置太陽能光電場,梁皆得導演也對此呼籲:「我們仍需要用電,綠能也還是要開發,但應該避開生態敏感區,很多濕地對人類來說,是沒有用的荒地,但對候鳥而言便完全不同。」

這部由《老鷹想飛》、《尋找神話之鳥》導演梁皆得,跨越30年、遍歷多國拍攝最新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目前正在全台上映中。

 

也許您會感興趣


《光開門就很忙了》豪華卡司定擋 眾星同居半個月經營寵物友善民宿

《光開門就很忙了》今(6)日宣佈6月25日強勢開播,主視

2023-06-06 22:00

《鈴芽之旅》全球票房破99億 9日起「重製特別版」全台上映

由日本動畫大師新海誠導演的最新作品《鈴芽之旅》3月2日在

2023-06-06 01:00

張信哲上海巡演60萬人實名制搶2.2萬張票 他嗨唱《上海姑娘》:終於不用改詞

張信哲以《未來式2.0世界巡迴演唱會》三度攻蛋成功,又全

2023-06-05 23:33

《犯罪都市3》5天超過450萬人觀影 惡角李浚赫吸睛關注度創出道新高

馬東石最新除暴動作鉅獻《犯罪都市3》,在韓國被譽為今年的

2023-06-05 23:30

瘦子西裝造型出場帥到上熱搜 小春遭淘汰待定被瘦子救下

《中國說唱巔峰對決2023》賽事精彩刺激,上週六日播出第

2023-06-05 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