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日針對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進行表決,最終結果是7位被提名人全數遭到藍白陣營聯手否決。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達強烈遺憾。她指出,民進黨團之所以採取「5+2」的投票方式,是出於尊重黨團成員的自主判斷,也期待透過明日罷免案投票,能產生新的公民力量,推動未來國會基於理性與憲法框架之下行使職權。
總統賴清德於去年8月底提名張文貞擔任司法院長,姚立明擔任司法院副院長,並一併提出7位大法官人選。但在去年12月立法院初次表決時即全數遭否決。今年3月總統府重新提名同一組人選,立法院今日再次就此案進行表決,依舊未能通過。
表決結果出爐後,吳思瑤於議場前舉辦記者會,代表黨團表達失望與遺憾。她指出,此次人事同意案創下歷來最久的延宕記錄,第一次延宕長達95天,第二次則為91天,合計共拖延186日之久,導致大法官人事持續懸而未決。
她進一步指出,民進黨在國會屬少數地位,對於人事案是否通過,主導權實際上掌握在藍白陣營手中。但她批評,藍白兩黨未能展現對憲法法庭恢復正常運作的基本期待,再度以聯手否決的方式處理提名人,讓法庭持續癱瘓。她表示,這一切都是藍白此前惡意修訂憲法訴訟法、並多次杯葛人事審議導致的結果,如今更讓立法院淪為干預司法的工具,令人痛心。
對於黨內有立委對陳慈陽與詹鎮榮投下反對票,吳思瑤回應表示,民進黨黨團重視自主與包容,在形成黨團共識的前提下,這次採行「5+2」投票策略,其中5位獲得一致同意,另外2位雖原則支持,但因兩名被提名人在憲法見解上與部分成員有明顯歧異,最終未獲全數支持。
被問到黨內投下反對票的具體理由,吳思瑤並未正面詳述,她僅回應:「既然投票結果已經出爐,也不需要在這裡點出來,容我有所保留」,強調此結果已反映出黨內對部分被提名人的憲政立場仍有待商榷與深入討論。
吳思瑤強調,罷免投票即將於明日登場,未來國會是否能撥亂反正、回歸憲法體制,必須交由全體國人透過選票來決定。她期盼,在新民意的推動下,國會能重新回到尊重憲政、依法問政的正軌,並真正以國家利益與法治原則為優先,開啟一個更理性與正當的新國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