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關鍵能力 「社會認知」攸關人際和諧

2023-10-04 16:55  記者 / 陳聖璋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正當焦急地盯著手表,擔憂錯過高鐵班次,但初相識的友人卻無視你的焦急與暗示,興致勃勃地拉著你大談他個人的獨特興趣。或許這意味著,友人在感知他人情緒及社交互動的細微線索不夠敏感,亦即「社會認知」能力較弱。

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曾懷萱表示,社會認知係指我們解讀他人情感、意圖與心理狀態的能力。這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不僅可以協助我們與人建立關係,更能幫助我們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透過這一能力,可以洞悉他人對我們言行的情緒反應,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與他人的互動更加和諧」。

▲思覺失調症與社會認知。(圖/成大醫院提供)

「社會認知」功能在許多精神疾患身上都存在受損的情況,曾懷萱指出,研究發現,除了自閉類群發展疾患(包含亞斯伯格症)有此困難,思覺失調症、雙相情緒障礙症(躁鬱症)、憂鬱症、焦慮症等,也都與社會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成大醫院精神部近期發表的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在解讀他人情感的能力上表現較差,而躁鬱症患者除了在躁狂或憂鬱狀態有類似的困難外,即使在情緒相對平穩的緩解狀態,社會認知能力相較一般人仍較不足。社會認知能力相較不足的問題,可能使他們在社交互動中不夠敏感或產生誤解,也可能更容易感到孤單或不被支持;並與其日常生活功能及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曾懷萱指出,「社會認知」能力是人際和諧的重要關鍵。(圖/成大醫院提供)

研究也發現,社會認知的受損不僅與心理症狀相關,還可能與其它認知功能,如注意力、執行功能,甚至視覺動作協調能力等均有關;「這些研究為未來精神治療方法的開發,提供了新的視角」。

曾懷萱表示,精神醫學界對社會認知功能的評估與改善日益重視,將為精神疾患的治療提供新的方向,社會認知能力的訓練、改善,可能是治療精神疾患的重要途徑。

透過特定的認知行為療法,針對臉部情緒辨識及社交線索解讀的練習、角色扮演等方法,模擬及訓練社交互動,有機會改善患者的社會認知能力,但尚需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最佳的治療策略。

也許您會感興趣


李進良再捲醫美黑幕 涉用非法鳳凰電波重複探頭牟利

醫美診所「嘉仕美」負責人、整形名醫李進良,再度陷入醫療爭議。

2025-07-08 18:34

土城街頭驚現追砍命案!姊夫開車撞妻再持刀狠殺姊妹 犯後逃至彰化投案

新北市土城區明德路二段今(7日)上午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命案!

2025-07-07 17:40

網路影片3名男子強押女子上車 警:情侶電話糾紛女子已自行返家

網路上流傳疑似妨害自由的影像,影像中疑似有1名女子遭3名

2025-06-30 17:00

林口黑貓宅急便爆命案! 男主管遭女同事猛刺1刀奪命

新北市林口區30日上午8時許發生命案,事發於宏昌街8巷的黑貓

2025-06-30 10:49

台南前副市長子爆吸金逾億失聯 傳「關係好」故意讓他跑

曾是賴清德總統副手、台南市前副市長顏純左,如今淡出政壇,在台

2025-06-13 16:59